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土家族那些正在消逝的古老工艺,看哭了......

  • guest7695474
楼主回复
  • 阅读:2006
  • 回复:18
  • 发表于:2016/12/12 11:11:19
  • 来自:湖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龙山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曾经在那个年代辉煌一时,

现如今看来充满乡土气息的草根手艺,

伴随着我们的生活一路走来,

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之后,

正在逐步地淡出我们的视线,

那些渐行渐远的往日岁月,

只留下了一张张的照片,

成为记忆当中最深处的怀念......




关注同城热点 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本地热点话题
  
  • guest7695474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6/12/12 11:13:09
  • 来自:湖南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 guest7695474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6/12/12 11:13:44
  • 来自:湖南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土家绣花鞋垫——土家族民间工艺一绝

绣花鞋垫是土家族民间工艺美术中的一朵奇葩,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把破旧的衣被等洗净晒干,拆成布块,在平整干净的木板上,用磨成浆的魔芋或淀粉做成糨糊,将布块一层层均匀地糊在上面(一般要糊5层左右),晒干即成布壳。将布壳剪成鞋样,贴上白色新布制成鞋垫,待干燥后,便在上面绣上花,然后用条形布将边缝扎紧,谓之“绞边”,再围绕内边加上一道十字绣,谓之“锁边”,最后将鞋垫没绣图案的空白处用针线细细地依序扎满,谓之“打底”,一双绣花鞋垫就做成了。


  
  • guest7695474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6/12/12 11:14:19
  • 来自:湖南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老木匠——巧妙匠心的注入
木工工艺是一门传统而古老的手艺,然而在今天,愿意学习这门技艺的人,已经越来越少。面对大工业时代,无惧冰冷机械,静默地将巧妙匠心注入每一件独一无二的手工作品之中。因为手工的温度出自于心,它承载着手艺人的满满诚意。这份几乎快被遗忘的传统工艺其实不如说是一种执着的匠心。


  
  • guest7695474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6/12/12 11:14:42
  • 来自:湖南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土法榨油——传统原生态工艺



“老油坊,黑咚咚。人进油坊,马入校场……”一曲歌谣,道出了榨油作坊环境的艰苦和油工的辛劳。在没有电动设备之前,山里人几百年来祖祖辈辈榨茶油都是用木头挤压的土办法来打油的。每年深秋小雪季节,将山上採摘的茶子经晒干、碾粹、蒸熟、制饼、挤压等程序,最终生产出原生态的金黄色的茶子油。据说土法榨的油质量好,特别香,可做药用,还有降胆固醇、降血脂等功效。





  • guest7695474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6/12/12 11:15:19
  • 来自:湖南
  1. 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熬苕糖——难忘一丝香甜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当地村民将地里种植的红苕(即红薯)熬成苕糖出售,换回大米、布匹等必须的生活物资。熬苕糖因此成为当地农民的基本生活技能之一。熬苕糖是一个“睡三更起五更”的苦活儿。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熬苕糖作为曾经改变着当地人们生活的一种技能、一种传统的生产技艺,已淡出人们的视线。

  • guest7695474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6/12/12 11:16:04
  • 来自:湖南
  1. 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弹棉花——一声声弦响、一片片花飞

上了年纪的人都会对“弹棉花”有着清晰的记忆。随着一声声弦响、一片片花飞,最后把一堆棉花压成一条整整齐齐的被褥。而那时候的弹棉花工匠们也都走街串巷,生意应接不暇。



  • guest7695474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6/12/12 11:16:28
  • 来自:湖南
  1. 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打铁——传承千年的原始锻造工艺

俗话说世上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打铁,是一种传承千年的原始锻造工艺,当人类进入刀耕火种的时代,便有了铁匠。几十年前,中国农村随处可以看到铁匠铺,铁匠抡圆了铁锤敲打铁砧的“叮当叮当”的声音不绝于耳。铁匠铺以及铁匠曾是农村农具直接的来源,但是随着农业机械的推广,即使是偏远山区也都能用上了小型机械,农村劳动力已得到极大解放,大多农民进城当了工人,打制的农具渐渐没有了市场,铁匠的身影渐行渐远。


  • guest7695474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6/12/12 11:17:10
  • 来自:湖南
  1. 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编箩筐——竹子在手中“翻出了花儿”

篾匠,对现在的许多年轻人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名词。如今,随着时代发展,竹制品也就是篾制品逐渐被冷落,记忆中,奶奶摘菜时用的竹篮子,筛粮食的竹筛子,都早已没了踪影。





  • guest7695474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6/12/12 11:17:35
  • 来自:湖南
  1. 9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编斗笠——草的交响乐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编斗笠,在南方的乡下人家,似乎算不得技术活。这样的手艺,许多人都会。秋收冬种的间隙,农人在自家后山砍几根竹子,摘几把棕叶,操刀剖篾,边聊边编,几袋纸烟的工夫,一顶斗笠就成。


  • guest7695474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6/12/12 11:18:02
  • 来自:湖南
  1. 10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剃头匠——温柔的一刀

在年轻人都在追求时髦发型时,还有一些人,他们理发“咋利索咋来”一把剃刀在头顶上下几个来回,一个锃亮的“和尚头”便新鲜出炉了。梳、编、剃、刮、捏、拿、捶、按、掏、剪、剔、染、接、活、舒、补。老师傅的手艺不是盖的。那个年代,父辈们从理发店出来,总有一种整个人都焕然一新的感觉。
  • guest7695474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6/12/12 11:18:29
  • 来自:湖南
  1. 11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造老秤——凭心而论,公正严谨

在电子秤无缝不入的年代,老式的秤杆似乎只能在街头小贩那里才能偶尔看到。造秤的老人却不管这些,带着花镜做的入迷,时间在她那里似乎已经静止。


  • guest7695474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6/12/12 11:18:53
  • 来自:湖南
  1. 12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磨剪子磨刀——砂轮的一圈圈转动

寂静的午后,手艺人“磨剪子磨刀…”的长吆喝似乎总出现在午睡的梦里。老人的砂轮一圈圈转动,越来越锋利的菜刀,不知会在谁家案头,切磋出一顿顿美味佳肴。




  • guest7695474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6/12/12 11:19:52
  • 来自:湖南
  1. 1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爆米花小贩——小时候的回忆

爆米花,无数人的童年。那时候最开心的就是爆米花小贩来,大家都捧着一笸箩玉米粒或是大米去排队,爆米花机转啊转啊,砰的一声,爆米花的香气就弥漫了开来,小伙伴们都开心地跑上前去品尝新鲜出炉的美味。如今只有很少的一些人会使用它,现代青年熟悉并会使用的已廖廖无几,童年的记忆,也只能变成了回忆。


  • guest7695474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6/12/12 11:20:25
  • 来自:湖南
  1. 1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修鞋——修修补补的记忆
嘴里噙一两枚小鞋钉,身边的收音机咿咿呀呀的响,时不时还跟身边的人开个小玩笑,这是大部分修鞋匠的工作状态。只是,在这个人人追求新潮的时代,修鞋,是不是正在变成一个日渐陌生的动词?

  • guest7695474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6/12/12 11:20:56
  • 来自:湖南
  1. 1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后记



面对大自然的赠予,得先成就它,它才有可能成就我们。手艺人往往意味着固执、缓慢、少量、劳作。但是,这些背后所隐含的是专注、技艺、对完美的追求。



  • 二爷
  • 发表于:2016/12/12 11:22:50
  • 来自:湖南
  1. 1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面对大自然的赠予,得先成就它,它才有可能成就我们。
  • 品味男人
  • 发表于:2016/12/13 9:27:12
  • 来自:湖北
  1. 1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好贴,值得观赏和留念收集。
  • 我爱龙山
  • 发表于:2016/12/13 14:29:58
  • 来自:湖南
  1. 1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力顶好贴!
曾经过就够了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