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哭嫁歌——我们土家族的“咏叹调”

  • 十里桃花
楼主回复
  • 阅读:5588
  • 回复:14
  • 发表于:2017/4/17 9:15:45
  • 来自:湖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龙山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土家族哭嫁歌




土家族哭嫁歌是以土家婚俗为传承载体的文化现象,是土家族民间文学中的一部抒情长诗,俗称“哭嫁歌”。它的产生和发展,与土家族的婚姻习俗及土家族地区婚姻制度的演变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关注同城热点 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本地热点话题
  
  • 十里桃花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7/4/17 9:16:16
  • 来自:湖南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土家族哭嫁歌是湘西州土家族民间文学中的优秀文化遗产,主要分布在湘西北酉水流域的龙山、永顺、保靖、古丈四县,尤以龙山县流传最为广泛,有靛房镇、洛塔乡、茅坪乡、红岩溪镇、农车镇、洗车河镇、苗儿滩镇、内溪乡、咱果乡、里耶镇等乡镇。
  
  • 十里桃花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7/4/17 9:16:38
  • 来自:湖南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哭嫁歌以“哭”代言,委婉陈述,展现了土家妇女的人生经历和将为人妇的美好憧憬。其语言天然本色,口语入诗,语多重迭、调多反复、句式自由、长短不一,巧妙运用比兴、比拟、联想、夸张、排比和谐音双关等多种修辞手法,采用对唱或合唱、轮唱等形式,以增强诗歌的感染力,歌由情发,情随歌生,泪随情涌,使其成为一部极具土家特色的优秀抒情长诗。同时寓教于歌,寓情于歌,是一部土家民族亲情伦理、道德行为的鲜活教材。
  
  • 十里桃花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7/4/17 9:16:58
  • 来自:湖南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按土家婚俗,哭嫁在待嫁姑娘的闺房进行,其相关器具均以土家生活器具为主,只是到了迎娶这天,才摆出嫁奁行头。新娘从“哭上头”起,即改换新娘妆,在“背亲”时唱“哭出闺房”,须给背她的哥哥或弟弟备一段“背亲布”,至“哭辞祖宗”时,须在堂屋里置方斗一个,新娘手拿十二双筷子,往前后各抛一半。其他没有更多器具,一切以土家婚俗中的摆设为主。
  
  • 十里桃花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7/4/17 9:17:22
  • 来自:湖南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 十里桃花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7/4/17 9:20:33
  • 来自:湖南
  1. 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女哭娘
  • 十里桃花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7/4/17 9:20:58
  • 来自:湖南
  1. 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娘哭女
  • 十里桃花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7/4/17 9:34:31
  • 来自:湖南
  1. 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土家族哭嫁歌篇幅浩繁,湘西州龙山县的靛房、他砂一带多用土家语哭唱,其主要内容有“哭爹娘”、“哭祖父祖母”、“哭歌嫂”、“哭伯父伯母婶母”、“哭姑父姑母”、“哭姨父姨母”、“哭弟弟”、“哭姐妹”、“哭十二月花”、“哭骂媒人”、“哭梳头”、“哭戴花”、“哭离娘席”、“哭出闺房”、“哭辞祖宗”、“哭上轿”等。其句式自由,委婉深切,情感流畅;哭得声泪俱下,哭得入情入理。


  • 十里桃花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7/4/17 9:35:48
  • 来自:湖南
  1. 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在新姑娘哭嫁期间,寨上的亲戚朋友都赶来陪嫁即陪着新娘哭,与新姑娘互诉苦情,共诉衷肠,呈现出一种恋亲恩,伤别离的情感氛围。
  • 十里桃花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7/4/17 9:36:14
  • 来自:湖南
  1. 9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史话土家族哭嫁歌

据史料记载,土家族婚姻在清代“改土归流”前是比较自由的,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和“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教的影响,土家婚姻受到“门当户对”的限制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制约,诸多繁礼缛节象一根根绳索一样绑在土家族妇女身上,造成许多婚姻悲剧。土家族哭嫁歌便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和社会环境中产生、发展的。

据传,土家人过去曾有“嫁女之家三夜不燃烛,娶妇之家三日不举乐”的古老习俗,传说这是为了躲避土司的“初夜权”。在婚姻制度上,曾有“同姓为婚”的习惯,说这是受远古洪荒、人类毁灭,补所雍妮在天意的安排下,兄妹成亲,人种再续的神话影响所致。

据史料记载,历史上土家族在婚恋上也曾获得一定程度的自由。正如清·嘉庆《龙山县志》卷七所载:“土民地处万山之中,凡耕作出入,男女同行,无拘亲疏”。在土家族摆手活动中,“男女相携、翩跹进退”,并没有男女授受不清之嫌。正如清代土家族诗人彭勇行的《竹枝词》所描绘的:“摆手堂前艳会多,姑娘联袂缓行歌,咚咚鼓杂喃喃语,袅袅余音嗬口也 嗬”。土家姑娘除了可以自由自在的在舍巴堂与后生跳摆手舞外,还可以登台赛歌。从清代土家族诗人彭施铎的一首“竹枝词”里便可以看到土家姑娘自由赛歌的情景:“田家洞里社场开,姐妹双双赴会来,最爱云鞋花满口,也装莲步入歌台”。土家青年男女在歌场上以歌选择对象,“以歌为媒”,彼此爱慕,只要得到寨上梯玛的许可,即可订婚、结婚。

清代以来,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和“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教的影响,土家族青年男女的婚姻受到“门当户对”的限制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制约,诸多繁礼缛节象一根根绳索一样绑在他们身上,从而造成许多抗婚逃婚、殉情乃至被家族“沉水”等婚姻悲剧。这些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是土家族哭嫁歌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根源。

随着汉文化的大量传入,妇道妇德又成为父母教育女儿的治家宝典。于是有了“读了《学而》会讲话,读了《增广》会哭嫁”的说法。这不仅加深了土家族哭嫁歌的文化内涵,同时对土家族的传统道德教育注入了新的内容。在洋洋数十万行的《哭嫁歌》中,充满了恋亲恩,伤离别的哀婉,也表现出土家妇女对婚后生活美好向往和执着追求。
  • 十里桃花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7/4/17 9:36:49
  • 来自:湖南
  1. 10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细数土家族哭嫁歌、

“哭父母”



土家语汉字记音:

“伢业 阿巴 阿捏哩,

  社 志业 糯布 递了,

  伢 志业 糯布 蔑住了。

  乃 子格 好日哩,

  伢 拢提 义各 泽蓬 禾土 兔剥沙;

  乃 子格 哈日嘛,

  伢 拢提 社各 阿吉 八提 坡剥沙。

  泽蓬 禾土 兔了嘛,

  泡泡 那怕 谷些;

  阿吉 八提 坡迭些,

  子席 拉崩 壅谢。”

汉语意译:

“我的爹啊,我的娘,

你们的眼睛都哭痛了,

我的眼睛都哭出血了!

早晓得这一天嘛,

你们刚把我生下时,

为什么不把我往水塘里泡了哩;

早晓得这一天嘛,

你们刚把我生下时,

 为什么不把我往岩坎脚下甩了哩。

  丢在水塘里,

  还能起个水泡泡哩;

  甩在岩坎下,

  还能长蓬猪草哩。”
  • 十里桃花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7/4/17 9:39:38
  • 来自:湖南
  1. 11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娘哭女”

“咹—我的儿呀我的崽呀

你是娘身上的肉,你是娘心中的花

你莫伤心乃莫悲泪呀

树大(蛮)要分桠哟

女大(蛮)要出嫁

娘的怀中不是儿的久留地

爹的胸前不是儿的安身处

我的儿我的崽

娘在前头行过了这条路啊

女在后头也要慢慢行哟

天下的女儿都一样

两姓人同锅造食度光阴

天上大星配小星

神仙下界配凡人

皇帝养女招附马(麦)

官家小姐也嫁人

我的儿啊我的崽啊

你各是个草籽命

撒到哪里哪里生

撒到土里土里长

撒到田里田里生

我的儿呀我的崽呀

铜盆打水清又清

你十分性子要改九分

要做大河长流水

得让人时且让人

要做君子怀中跑得马

要做宰相肚里能把船撑

我的儿呀我的崽哟

堂上二老你要多孝敬

枕边的恩爱你要多殷勤

你紧开口(蛮)慢开言

和和睦睦一家亲

你要千耐烦呀万耐烦

你要千操心呀万操心

置家如同针挑土

创业好比沙淘金

我的儿啊我的崽

你矮子上楼步步高

你脱掉烂彩换紫袍

你发富齐天去啊

你发人发家去……”

素材来源于县非遗中心



【编辑】叶    红  彭    杰


  • 超神
  • 发表于:2017/4/17 9:44:26
  • 来自:湖南
  1. 12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 财商天下
认证会员认证会员
  • 发表于:2017/4/17 18:30:27
  • 来自:湖南
  1. 1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养了这么大的闺女,要去人家家里了,舍不得!
家穷人丑,乡下户口。小学文化,一米五九。
  • 财商天下
认证会员认证会员
  • 发表于:2017/4/17 18:31:26
  • 来自:湖南
  1. 1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这些年都是哥们娶媳妇,各种刁难各种为难!
家穷人丑,乡下户口。小学文化,一米五九。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