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辞职前删除同事微信”,保护商业秘密就能侵犯他人隐私?

  • 正怡
楼主回复
  • 阅读:1576
  • 回复:0
  • 发表于:2018/11/19 9:59:37
  • 来自:湖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龙山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保护商业秘密不能以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作为代价。


文700字,阅读约需2分钟


▲3D:男子辞职被要求先删同事微信 领导回应称事先已征得同意。新京报动新闻出品


据媒体报道,7月26日,王先生从就职的公司离职时,领导要求他先删除其他同事的微信,才能在离职文件上签字。为了尽快辞职,王先生删掉了同事微信。事后,王先生意识到,公司领导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


从法律上讲,微信属于隐私权保护的范围。在微信中存储着使用者的私人信息秘密,如果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利用和公开,就会扰乱私人生活安宁。而且,微信作为一种即时通信工具,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作为公司领导,如果贸然干预员工微信,有侵犯他人隐私权和通信自由之嫌。


的确,隐私权是一种自愿自主的权利,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的隐私是否向他人公开,以及公开的人群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


就此事而言,从报道情况看,王先生之所以“自愿配合”,背后还是答应“把微信中所有同事都删除,否则不签字”的公司“强制要求”。但这样的“你情我愿”,恐怕并不能对侵犯隐私权等行为免除法律责任。



▲资料图。图文无关。


或许,在该公司方面看来,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行业互相挖墙脚”,“出于对公司的保护”,才要求离职员工删除同事微信。但是,保护商业秘密也不能以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作为代价。


况且在他的手机中有同事微信,也并不能被界定为“商业秘密”。公司同事的微信,既是工作平台,也是生活工具,如何能作为商业秘密呢?


如此商业保护的借口,遮不住违法乱为的破洞。无视法律规定,给人才流通设置障碍、侵犯个人权利,作为受害者有权得到法律救济,而有关企业也应当好好反思,尽快补上法治这一课。


文/杨晨(学者)编辑 博阳  校对 郭利琴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