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蜕园”一个半世纪的跨越,竟源于这位湘西人!

  • 初倩
楼主回复
  • 阅读:23737
  • 回复:4
  • 发表于:2019/5/15 10:36:06
  • 来自:湖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龙山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在古城长沙,晚清时曾有一家很有名的园林式建筑,名叫蜕园。自从它建成后,成为省城达官贵人、文人雅士的游玩聚会场所,一时间,宾客云集,高朋满座,对古城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殊不知,蜕园的创建者就是湘西保靖人、曾任浙江巡抚的胡兴仁。

胡兴仁,字恕堂,号麓樵,晚号旷寄山人。嘉庆二年(1797)生于保靖县城“胡家公馆”。其父胡嵩龄,原名大魁,字贯斗。嘉庆十八年(1813)癸酉科举人,为官晃州训导。



兴仁出身书香门第,幼时勤攻诗书,聪明过人。传他读书三次,就能背诵原文。道光五年(1825年),考中乙酉科拔贡,曾就职州判,由陕西的知县历升府道。后调福州,了结难办的积案400余起,因办案有功,调升四川成都龙茂道署按察使。


其父去世后,他返家守制,后任补川北道。在任时,修建储备粮仓,捐谷200担备荒,倡修水利,并亲巡工地。劝民凿塘筑堰,共2600多处。当时,四川有些老百姓与陕西商人闹事,将商人的住房烧掉,抢去他们的金银、绸缎。该案涉及27个州、县的900多家商铺。朝廷令胡兴仁镇压,但他未带兵镇压,而是亲自到各州、县,把祸福利害告诉老百姓。最后定案,充军首犯40多人,保全多数。后调升省按察使,赏戴花翎。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故乡保靖发生饥荒。他运米百担,白银千两,赈济原籍保靖饥民。不久,授广西布政使。在此任内,他捐俸米6000担,运湖南以济军食。后奉调浙江办理军务。


咸丰八年(1858年),晋浙江巡抚兼署学政。这时,他向咸丰帝启奏:保靖地处偏远,人才不济,民智待后,科甲出身的人极为稀少,臣捐俸助保靖赈,不愿任何奖赏。只求在湖南省每届乡试恩科举人中,对县中考员增加一个录取名额,以便能多出人才,嘉惠边疆。奏折上去以后,得到咸丰帝恩准,为保靖增捐学额八名,并出经费支持保靖县志的续修。


咸丰九年(1859年),奉诏,引疾回家,在长沙购买田宅。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病逝,享年75岁。



胡兴仁为官于清代道光、咸丰之间,太平天国运动风起云涌之时。他却能辗转各职,履险如夷,“在官三十年,未尝一罹谴典”,可谓官运亨通,也可说是一员福将。


他的仕途是从陕西褒城县令开始的。当时,西北回乱尚不成气候,他算平稳度过;此后升四川按察使时,当地哥老会刚被平定,过了几年太平日子;后任广西布政使时,太平军又已离境北上,境内还算安宁;最后,在浙江任巡抚四年,又安然无事。等他离任后,太平军攻陷杭州,继任巡抚罗遵殿不幸殉难。退休后,他又在长沙做了十余年寓公,修建亭台楼阁,安度晚年,可说一生多福。


胡兴仁是一个文官,靠科举入士,与同时代的湘军其他将领相比,既没有血战疆场的经历,也没有叱咤风云的气概,所以往往被湘军将领们瞧不起。咸丰八年秋,清廷调胡兴仁从广西去浙江,会同曾国藩办理军务。时在湖南巡抚幕中的左宗棠,就毫不客气地代巡抚参了他一本。说咸丰四年时,胡兴仁因桂林有乱,竟然借口“遵旨陛见”,擅离职守,携眷绕小路跑回湖南,以致“众论哗然,而胡兴仁反自以得离危地为得计”,然后又绕道四川入京,一路上还找各种借口,故意迟行。此外,胡兴仁未曾经历战阵,虽自称在广西练勇,“纵有其事,亦实无其功”。因此,让他去浙江配合曾国藩,“恐启将士轻视统帅之渐”,有弊无利。左宗棠建议,不能让胡兴仁参与主持全省的军务,只能“指定一处,令其剿办”,或责成他“专司筹饷之事”。皇帝批阅同意胡兴仁去浙江了。


左宗棠的奏折并没有公正全面地评价胡兴仁。胡兴仁为官为人,一是舍得捐款,一生捐出钱粮无数;二是行善,在任期间,多为苍生谋福祉;三是关键时候,颇有急智。他在陕西知县任上,有一年,有军队凯旋,经过县境,天气寒冷,领兵大员命他备办数百只火炉。小小穷县,仓促之间岂能办到?胡兴仁派人在县里征募几百张饭桌,截短桌腿,在桌面挖个圆眼,装上菜锅,下面盛了炭火。于是,宾主吃上火锅,皆大欢喜。外人不一定知道,这是湘西的传统吃法,在此派上了大用场。


胡兴仁善诗文,著有《补拙轩小草》二卷,《补拙轩文草》二卷,《诗草》一卷,《咏史诗》一卷。与罗经畲共同纂修《保靖志稿辑要》四卷。其诗《次猿叟留菊元韵· 其一》,可见其功力:

严霜白于水,节候已逾秋。

惟有庭下菊,叶老枝仍遒。

或言骨太傲,姿熊少温柔。

岂知鼓泽令,澹荡与同流。

五斗腰不折,古书自校仇。

南山对纸笔,素心谁共抽。

或访五柳宅,巾车本无辀。

清风不觉寒,特为晚节留。

飒飒万木落,菀枯难自由。

君真安淡泊,气味孰能俦。


胡兴仁在保靖有住宅“胡家公馆”,其父修建,为多进式江南青砖灰瓦建筑,规模较大,地址位于原保靖县林业局及周边。可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被拆除。


胡兴仁退职后,晚年寓居长沙。他在西园大湾购地一片,浚池构亭,精心营造,建起一座风景别致的园林,并取唐朝进士刘蜕读书故地之义,命名“蜕园”。



胡兴仁长沙故居——泰安里蜕园内景



他曾写有《次游马王庙元韵》一诗,言及自田间归来小憩蜕园的经历:

阡陌纵横稼既同,归来小憩蜕园中。

侧闻有客恣谈?,不是皈依入梵宫。

酒国花天双笑傲,辞章经术两英雄。

无缘尘步先生后,翻讶驹光太促匆。


同治七年(1868),胡兴仁又将蜕园修葺一新,其“地尚幽敞,有高楼可远眺”。从此,蜕园成为省城文人名士雅集,宴饮赏景之所。


第二年4月,已经卸任的广东巡抚郭嵩焘等应邀来园观赏,赞其“园林之胜”足以与省城著名的芋园相媲美,“而一水曲折,累石为邱以环之,尤有奇致”。


蜕园足以同芋园相比,可见蜕园的规模和建制。


芋园乃晚清重臣李星沅的私人园邸。李星沅曾任陕甘总督和两江总督,系长沙人。芋园占地达两万多平方米,其中水面过半,碧波荡漾,假山林立,水榭凉亭,风光旖旎,为长沙著名园林建筑。


2015年9月,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上,“长沙园”建设布展工作,就是以 “蜕园”为原型打造的。其采用汉唐风格,通过自然山水的空间营造,诠释湖湘文化的精髓。



1872年,胡兴仁因病去世后,家道衰落。家人养不起那么大的宅院,后变卖给湖南辰沅道杨翰。


杨翰,字海琴,号息柯,清代直隶宛平(今北京)人,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进士,入翰林院。咸丰五年(1855年),授永州知府。咸丰八年,始履永州知府任,达七年之久。同治三年(1864年),擢升辰永沅靖道,任期五年。晚年居祁阳,死后葬于祁阳。


杨翰是著名的金石家书法家,与何绍基友善,一生爱好山水园林。之前,曾多次应邀到蜕园游玩。他买下蜕园后,又因为官清廉,无钱打理,光绪年间,只得将蜕园出让给甘肃提督周达武。


周达武,字梦熊,号渭臣,湖南宁乡大屯营人。系明朝皇室吉王朱见浚的后裔。相传明亡后,吉王后裔为躲避清廷追杀,遂将吉字加“冂” 改姓周,隐居宁乡道林一带。周达武自咸丰四年(1854年)投入湘军后,转战鄂、赣、皖等多省,屡立军功,成为湘军中一员虎将。历任总兵、贵州提督、甘肃提督加尚书衔,长期镇守西北边关,82岁卒,成为湘军中最长寿的将领之一。


周达武刚接手时,蜕园因年久失修,园景已显颓败。但在他的精心修治和扩建下,只几年时间,蜕园就被建成为一处面积达80多亩的园林胜地。



蜕园内思源桥



此后的蜕园,有池塘、流水、石拱桥、长桥、思源亭、湖心亭等。池中荷叶田田,白鹭翔集;池边垂柳依依,又有古樟、红枫、玉兰等乔木满布园中,石山堆砌,曲径通幽,风景极佳。周达武每逢回乡,居住于此,便招引名人文士饮宴赏景。甚至有人后来就直接租住于此。



陈宝箴和孩子们



光绪十年(1884年),久宦湖湘的江西人陈宝箴携子侄三立、三畏、三恪租住蜕园,从此与蜕园结下深厚情谊。其孙陈寅恪于光绪十六年(1890)出生于蜕园,后来成为享誉中外的史学大师。



周达武去世后,周氏家族成员都住在这个园子里。但由于家族内部矛盾,1900年,周达武的儿子周家纯与兄长周廉甫分家,蜕园被一分为二。后周家纯变卖了宁乡的田产与其兄交换,这样蜕园全部归入周家纯名下。


周家纯于1902年东渡日本留学。期间不仅结识了一批湖南留学生,如胡元倓、陈润霖、杨昌济、李士元等,还结识了黄兴、陈天华等革命者,并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



原周南女子中学校门



1904年,周家纯学成回国,先在位于长沙的宁乡速成师范担任教员。1905年5月1日,他毅然决定捐私宅开办女校,命名“周氏家塾”(“周南女校”前身)。这是一所专收女生,并以现代教育方式进行组织管理的女校。这里不仅聚集起徐特立、李肖聃等众多知名教师,培养出向警予、蔡畅、黄慕兰、杨开慧、丁玲等一大批杰出女性。


1907年,女校正式命名为“周南女学堂”。同年,周家纯带领学生参加反对清朝所谓“铁路国有”的斗争,举行罢课。1908年毁家兴学,捐献总值达11万1千银元的私宅园林等资产,扩建周南校舍。1910年,将女校改名为周南女子师范学堂,担任校长。




民国成立后,周家纯力举要求恢复朱姓,于是改名为朱剑帆,后又改为朱剑凡。他于1932年夏因胃癌逝世,享年49岁,葬于上海公墓。



1938年长沙的“文夕大火”将周南校舍、蜕园旧居大部分焚毁,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才修复办学。



现周南实验中学大门



新中国成立后,周南女中曾改名长沙市第四中学。2011年4月,更名为周南实验中学。



周南实验中学一角,正前刻有朱剑凡先生石像。



其间,为了扩大教学规模,已将蜕园中的桥亭等建筑拆除,并填没了池塘,从此,这里没有了当年雕梁画栋的建筑和苏州园林式的景观,只闻朗朗读书声。





作者:范诚,湖南新宁人,1985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湖南广播电视台高级记者,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散文选刊》签约作家。


作品刊发于《人民日报·大地》《芙蓉》《海外文摘》《散文选刊》《湖南文学》《创作与评论》《西部散文选刊》《芳草》等各种报刊并多次获奖。


已出版散文集《崀山走笔》《本色凤凰》《阅读湘西》《崀山乡土》《走玩湘西》《凤凰:那些人,那些事》等。

来源:你好大湘西

  
  • 小嘴欠吻
  • 发表于:2019/5/15 11:35:20
  • 来自:美国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我们湘西还是很多名人的
来自手机版
(0)
(0)
  
  • ɡ1rl。女孩
  • 发表于:2019/5/15 12:04:31
  • 来自:德国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涨知识了
来自手机版
(0)
(0)
  
  • 花香洇染
  • 发表于:2019/5/15 12:30:33
  • 来自:IANA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必须给一个赞
来自手机版
(0)
(0)
  
  • 石头剪子布
  • 发表于:2019/5/15 12:38:38
  • 来自:美国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胡兴仁,这个名字我记住了
来自手机版
(0)
(0)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