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据说,故宫早就被搬空了

  • ﹂生﹂世﹂双人ら
楼主回复
  • 阅读:2980
  • 回复:0
  • 发表于:2022/8/25 15:28:57
  • 来自:湖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龙山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台北故宫的文物要转移到日本、美国了?”


这个传言一出,可把大家吓坏了。


不过台北故宫已经澄清“绝无此事”,文物留在原地最安全,还特地强调了一下,这是所有台北故宫退休人一致的想法。




      图源:@侠客岛   


这下,大家更担心了:


“除了退休人呢?”

“这是在求救吗?”




      图源:网络  


其实大家的担心并不多余,台北故宫此前就擅自将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偷偷外借给日本展览。


要知道,这种易受损的纸质品国宝,我国是明令禁止出境展览的。


更何况,《祭侄文稿》原本就是北京故宫的文物。




      图源:网络


当年为了躲避战乱,北京故宫的文物开始了一场大迁移,其中一部分南迁到台湾。


所以,台北故宫的文物90%以上都来源于北京故宫,而且都是精品。




      图源:《台北故宫》   


正如民间流传的那样:“北京故宫看建筑,台北故宫看文物”


自此,中国有了两个故宫,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台北。


今天,我们来讲讲中国的第二个故宫——台北故宫。




      图源:网络   




文物迁台


抗日战争期间,为了躲避战火,故宫的文物开始了一场大逃亡。


1.3万余箱故宫文物的精华运抵上海,后至南京,“七七”事变爆发后,这批南迁文物分三路辗转流离,开始了长达10年的万里西行。




      图源:网络   


一路上除了要应付敌军、土匪和炮火,还有潮湿、白蚁和鼠患,历经坎坷,直至抗战后才被运回南京。


14年跨越两万里,穿越大半个中国,上百万件文物中竟然没有一件丢失,也几乎没有毁坏,堪称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迹。




      图源:网络   


然而,对于一部分文物来说,这场迁移还没有结束。


南京下关码头,六百年前,曾是郑和船队下西洋出海的始发地。




      图源:《台北故宫》   


1842年,在停泊于此的英国兵舰上,签订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历史就是这样充满了宿命与巧合。


一百多年后,《南京条约》又在此向着台湾启航。




      图源:《台北故宫》   


和《南京条约》同行的还有七百多箱文物,里面装的是来自故宫、中央图书馆等五个机构的顶级国宝。


搭载着这些文物的中鼎号驶入台湾海峡时,遭遇了恶劣的天气,整个军舰被风浪吹得晃来晃去。


更糟糕的是,推进器坏了一个,马力不足,船摇晃得更厉害了。


在海上颠簸了四天,中鼎号终于驶进了基隆港。


至此,人类历史上一场最大规模的文物大迁徙才刚刚拉开序幕。




      图源:《台北故宫》   


第二批文物迁台时,运出的文物多达三千多箱,是迁台文物中最多的一批。


装箱文物的工作人员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早上从8点开始,一直到晚上12点,除了吃饭没有休息,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才装好。




      图源:《台北故宫》   


1949年1月,除夕之夜,两千箱国宝盖着油布,静静地堆放在下关码头,等待着昆仑号的到来——第三次文物迁台开始了。


这段旅途远比想象中艰难和漫长。


昆仑舰刚刚驶出长江口,船头便悄悄转向了北方。


原来舰长沈彝懋打算起义,想把船转回解放区,但他对航海图不太了解,起义失败了,最后被副舰长褚廉方逮捕伏法。




      图源:《台北故宫》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昆仑舰老化得厉害, 行驶途中一直出毛病,不得不靠岸修理,一修就是七天。


一路走走停停,原本三天的路程走了二十几天才到达基隆港。




      图源:《台北故宫》   


从1948年12月到1949年12月,先后五次共计5606箱文物被运往台湾,其中3879箱,共二十五万多件文物,在1965年入藏台北故宫。




      图源:《台北故宫》   


台北故宫建成后,每年有无数人来到此,参观这些跨越百年千年历史的国宝:


翠玉白菜,瑾妃的嫁妆,栩栩如生的白菜是由翠玉所琢碾而成,菜叶上停留的两只昆虫是寓意多子多孙的螽斯和蝗虫;




      图源:《台北故宫》   


椭圆无纹水仙盆,这是世界上仅有的汝窑无纹水仙盆,色泽透亮,通体无纹;




      图源:《台北故宫》   


毛公鼎,西周末年,周宣王将朝政托付给重臣毛公,于是,毛公用四百九十九个字的铭文,将宣王的教诲永远凝固在了这尊青铜鼎上;




      图源:《台北故宫》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东晋的某一天,大雪初晴,王羲之随手写了封信,问候远方的朋友,这封只有四行28个字的信件,被历代书法家膜拜了一千多年;




      图源:《台北故宫》   


范宽《溪山行旅图》,宋代绘画第一神品,画家范宽的落款深藏群山之间,一千多年后,才被一个叫李霖灿的学者找到;

........




      图源:《台北故宫》   


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瑰宝面前,不需要言说什么,两岸人民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就不约而同地涌出来了。




两岸离合


70多年前,那些伴随着文物来到台湾的工作人员,都以为这里只是他们短暂停留的一站。


可没想到,一待就是一辈子。


文物迁台的负责人杭立武,来到台湾后,直到88岁逝世,他再也没有踏上祖国大陆的土地;




      图源:《台北故宫》   


高仁俊到台湾的时候,只带了一身衣服,他天真地以为”顶多待半年”,“没想到来了之后,就回不去了”。




      图源:《台北故宫》   


索予明还没安顿好老母亲就匆匆忙忙地上了船,母亲去世时的情景都是听别人讲的:


“那个时候房东讲,母亲走的时候情况很惨,她有病,手发抖,弄得一根面条还没到口里就掉到地上。”




      图源:《台北故宫》   


那志良刚到台湾时,劝说大家不要买木质家具,以免回北平时扔了可惜;




      图源:《台北故宫》   


李济,主持殷墟发掘的考古学家,一直盼着回安阳继续新的发掘;




      图源:《台北故宫台北故宫》   


庄严后来出任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为故宫工作了45年,去世前念叨的最后一句话是


“北平、北平......”




      图源:《台北故宫》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


去时还是意气风发的少年,等到来时早已白发苍苍,始终改不掉的是满口亲切的乡音,还有对故土的思念。


他们护送了一生的文物也在经历着分离。


九层石塔,现存于台北历史博物馆,有着1500多年的历史。




      图源:《台北故宫》   


然而这并不是它的全貌,它的另一半在山西崇福寺。




      图源:山西晚报   


1937年,日军在崇福寺看到这件国宝,让一位中国人把它包装起来,这位爱国人士把塔顶偷偷地藏起来,只把塔身包装起来。


抗战结束后,塔身和日本归还中国的其他文物一起辗转到了台湾。


直到现在,塔顶、塔身依旧分隔两地。


后来,专家想到个万全的办法,台湾做个塔身给大陆,大陆做个塔顶给台湾,可惜气候炎热的台湾不出产做塔身的砂岩,费尽周折后,这个想法还是没能实现。




      图源:网络,“九层石塔”全貌   


和它相比,《富春山居图》要幸运多了。


元代画家黄公望在晚年时期,花费7年创作了《富春山居图》,这幅画作长六米多。




      图源:《台北故宫》   


明末清初,这幅名画不幸因火焚而断为两段,分为“剩山图”和“无用师卷”,1949年以后分别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


很多人都想看到两幅画作合璧,温家宝总理还曾悲伤地说过:


“画是如此,人何以堪。”


2011年6月,温总理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剩山图”漂洋过海来到台北故宫与“无用师卷”相会,跨越360多年后,《富春山居图》第一次完整地出现在世人面前了。




      图源:新华社,“剩山图”(右部)与“无用师卷”(左部)  


我想起《富春山居图》合璧展览前,温家宝总理曾说过:


“希望终有一天会实现一个更高的愿望,就是让一个完整的、统一的中国的河山得以实现。”


画已合璧,统一也必定实现。




      图源:网络  




无声地等待


“国家灭亡以后,有复国之日;中华文化一断,永无补救之举。”


也因此,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薪火相传,不惜一切拯救文物。


文物万里南迁是如此,寻找流失海外的文物也是。


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达100余万件。




      图源:网络  


圆明园建成之时,集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博物馆,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


1860年,两个强盗闯进来,洗劫一空,最后还不忘放一把火,瞬间将其化为灰烬。




      图源:《国宝档案》   


敦煌遗书,敦煌莫高窟发现的一大批古代书籍,这是中国文物史的另一痛,史学大师陈寅恪就曾说过:


“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20世纪初,英国人斯坦因来到敦煌莫高窟,骗走了三分之一的经卷,带来的24个箱子被塞得满满当当。




      图源:《国宝档案》   


此后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涌进敦煌,开始疯狂掠夺。


法国人伯希和收获最大,6000卷文书,件件是精品;日本人橘瑞超拿走了500卷经书;俄国人奥登堡也满载而归。


有人曾总结过,散落在全世界各地的敦煌遗书,英国最多,法国最精,俄国最杂,日本最秘。




      图源:《国宝档案》   


《女史箴图》东晋画家顾恺之的著作,原作失传,流传下来的是唐朝的摹本。




      图源:《国宝档案》   


这幅画作是学生时代在课本上就看到的国宝,走出课本后,我们却只能去英国的“大英博物馆”才能看上一眼。


当初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一名英国军官基勇松以25英镑的价格卖给了大英博物馆。


由于大英博物馆的人员知识欠缺,我们的国宝被他们拦腰截为三段,还出现了掉渣现象。




      图源:《国宝档案》   


我们流失到海外的国宝,现在成了各个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可悲可叹的是,为了让他们回家,我们只能被迫花钱买自己的文物。


而国外认准了这一点,肆无忌惮地涨价。


圆明园兽首的回家就是一个惨痛的例子。




      图源:网络  


2003年,猪首被澳门赌王何鸿燊以700万港元的价格买下,并将其送归祖国。


4年后,何鸿燊又以将近10倍的价格——6910万港元,拍下马首,捐赠给祖国。




      图源:网络   


2009年,鼠首、兔首竞买价总共达到了3149.12万欧元,高达2亿人民币。


这一次,中国民众彻底怒了。




      图源:网络   


拍下鼠首、兔首的著名收藏家蔡铭超表示拒绝付款:


“作为一个中国人,在这种时刻都应该站出来,我只是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发出我们的声音。但是,这个款我不能付。”


蔡铭超知道自己的行为在圈内会造成很坏的影响,不惜从此退出拍卖行业。


而在2006年,蔡铭超曾以1.166亿港币的“天价”将绝世铜佛“明永乐鎏金铜释迦牟尼坐像“成功拍下,创下中国艺术品迄今为止世界拍卖最高纪录。




      图源:网络  


今非昔比,我们的祖国再也不是当年那个“落后就要挨打”的中国了。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流失海外的文物回家了。


2013年,法国皮诺家族宣布,向中方无偿“捐赠”圆明园鼠首和兔首;

2019年,意大利返还中国796件文物;

2020年,68件流失英国25年的走私文物成功追索回国;

2021年,日本拍卖行将天龙山石窟佛首无偿捐赠给中国;

.....




      图源:中国日报网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


“文物只有在原生地展示才最有尊严,如果像孤魂野鬼一样流失海外,就没有尊严。”


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们会接回所有散落在世界各地的中国文物。


点个「在看」,期待所有流失在外的文物回家的那一天。


期待“九层石塔”的合体;期待《富春山居图》永远合璧.....


期待祖国统一。




      图源:央视新闻   


参考资料:

1.《台北故宫》

2.《国宝档案:流失海外的国宝》

3.中国青年报《故宫文物“南迁”秘闻:13427箱文物的"漂泊史"》

4.新华社《情牵两岸的旷世名作《富春山居图》实现合璧展出》






22 /Aug / 2022



监制:视觉志

编辑:哈酥

微博:视觉志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来微博找小视玩呀~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